實踐綠色承諾,創造永續環境

聯詠科技已於2007 年5 月10 日通過英商勞盛驗證,獲 ISO 14001 環境管理系統及ISO 45001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證書,有效期間為2025年5月29日至2028年5月28日 。我們制定環境永續政策,著重於日常資源管理並推動節能減碳方案、廢棄物與水資源管理、辦公室用品綠色採購行動及山林守護行動,持續為環境永續而努力。

 

環境安全衛生及能源政策

環境安全衛生及能源使用是每一位成員應負的責任。聯詠科技致力永續經營與發展,對於因此產生之環境影響、安全衛生及能源使用風險其性質與規模需符合法令要求,並盡量減少對環境安全衛生及能源使用產生負面影響之活動。為減低公司相關活動所帶來的環境衝擊,聯詠科技承諾:

conservation01.png (164 KB)

廢棄物管理

廢棄物溫室氣體排放

聯詠科技為IC設計公司,主要負責晶片設計與銷售,產品製造全部委託專業晶圓代工廠與封測廠負責,廢棄物包含一般事業廢棄物、日常生活廢棄物及事業廢棄物(晶片廢棄物),在晶片廢棄物管理作業,是將委外生產晶片不良品進行資源回收再利用,交付驅動晶片廢棄物予專業處理廠商進行金、矽或其他重金屬回收使用,2024年金回收量達77公斤(相當於回收170萬支手機)。

2023年廢棄物總重量合計為395.90公噸,2024年廢棄物總重量合計為473.61公噸,密集度為0.004611公噸(每百萬營業額),其中,一般事業廢棄物回收率為69.91%,達成年度目標回收比率>50%,所揭露之廢棄物排放統計數據,由第三方公正機構英商勞盛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完成溫室氣體盤查查證(範疇三:有限保證等級),符合ISO 14064-1:2018準則,2023年與2024年之查證聲明書請見上方連結。2024年一般事業廢棄物統計數據新增納入台元大樓與台北、台南辦公室可回收類廢棄物的範疇,影響了回收率的計算。聯詠科技將持續以廢棄物總量削減與廢棄物資源化為策略,2025年回收目標設定維持>50%;2024年廢棄晶片回收率>90%,達成年度目標回收比率>90%, 2025年廢棄晶片回收目標維持>90%。各類廢棄物均為離場處理。聯詠科技透過定期的供應商稽核、清運載具GPS軌跡查核、廢棄物清運三聯單申報與磅單核對等措施,確保廢棄物委外清運處理流程及數據統計都能符合法律與合約規範。2024年起,每季於環境安全衛生及能源管理委員會中檢視績效,目標執行率與是否有落後或無法達成之情況,並後續擬定對策方案。

 

廢棄物處理統計

類別

廢棄物種類註1 處理方式

2023年處理量(公噸)

2024年處理量(公噸)

比率註2
一般事業廢棄物 一般性垃圾

焚化

(含能源回收)

 19.15 19.58

30.09%

廢紙、廢鐵/廢鋁容器、廢照明光源 回收  27.26 45.49

69.91%

總量  46.41 65.07 100.00%
密集度(公噸/新臺幣百萬元)  0.000420 0.000633
一般事業廢棄物回收率>50%  58.74% 69.91%

 

  • 註1:資料涵蓋範圍為位於聯詠科技新竹科學園區的二個廠區-研發及科技大樓(一般性垃圾:環境部廢棄物代碼D-1801、D-0701、D-0799),重量資訊來源為環境部廢棄物申報網站
  • 註2:比率=廢棄物種類處理量/總處理量

 


類別

廢棄物種類註1

處理方式

2023年

處理量註2(公噸)

2024年

處理量註2(公噸)

日常生活廢棄物

事業員工生活垃圾

焚化

(含能源回收)

317.52

 359.03
總量

317.52

 359.03

 

  • 註1:資料涵蓋範圍為位於聯詠科技臺灣的五個廠區-分別為新竹及台北、台南辦公室。平均每人每日廢棄物產生量 1.359kg (事業員工生活垃圾:環境部廢棄物代碼H-0002)
  • 註2處理量=員工人數X工作天數 X平均每人每日廢棄物產生量X 1/3 (每日工時以8小時計算)

 

 

類別 廢棄物種類 處理方式

2023年處理量

(公噸) 

2024年處理量

(公噸)

比率註1

金回收量

(公斤)

手機註2

(支)

事業廢棄物 驅動晶片廢棄物 委外處理 16.45   25.87

52.26%

77

1,704,023
系統單晶片廢棄物 委外處理 15.52   23.64

47.74%

不適用  不適用
總量   31.97   49.51

100.00%

 

 
密集度(公噸/新臺幣百萬元)    0.000290  0.000482      
回收再循環利用率(金回收量/總量)% 0.19%  0.16%      
廢棄晶片回收率(>90%)    >90%  >90%      

 

  • 註1:比率=廢棄物種類處理量/總處理量
  • 註2:依環境部新聞指出,2.2萬支手機約可提煉1公斤黃金
  • 註3:重量資訊來源為環境部廢棄物申報網站,環境部廢棄物代碼E-0217、D-2527
  • 註4 : 廢棄物來源為供應商上游生產報廢下腳料回收,並委託合格廠商進行離場處理。

 

 

金回收 (循環經濟圖)

conservation02.png (62 KB)

循環經濟作為

聯詠科技作為一家專注於IC設計的公司,生產主要依賴於委外製造。當半成品和成品從外包廠返回公司時,內部日常運作面臨包裝材料處理問題。聯詠科技長期重視環境永續議題,為避免將包裝材料視為垃圾丟棄,經由可重複利用的包裝回收將其轉化為有用的資源,我們與供應商進行深入的溝通和協商,並著手推動晶舟、黑色導電箱與空箱包材的循環再利用計劃。以2024年回收再利用的晶舟與空箱包材處理計算,可有效減少36.13公噸CO2e 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我們積極建立可持續的資源管理系統,促進材料的有效利用,從而減少環境影響。這一舉措不僅體現了聯詠科技對環境保護的承諾,也彰顯了我們在推動綠色生產方面的積極態度。

水資源管理

聯詠科技無製造工廠,主要為員工的生活用水、空調冷凝水和機房設備冷卻水,在2024年取水量為115,653度,人均節水率為17.99%,達2024年目標人均用水量相比2023降低1%目標。另2024年起取水量統計加計台北、台南辦公室、以及全球子公司辦公室。而總取水量上升的主要原因除為員工人數增加,主要為研發運算用電需求與氣候溫度上升,造成冷卻水塔用水與民生用水量增加。聯詠科技持續進行用水資源監控並導入減量措施。年度節水方案節約用水共8,842(仟公升),相當於8,842家庭用戶一日用水量。因應未來營運研發需求持續增加,在2025年起將節水目標訂為每年節水率>4%,並於每季環境安全衛生及能源管理委員會中檢視績效,檢討目標執行率與是否有落後或無法達成之情況,並後續擬定對策方案。

 

  • 註:依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住宅及辦公建築用水量管制之研究」,以每人每日250公升來估算,一般住宅以每戶四人計算,相當於每戶每日用水量為1,000公升(1度水)

年度節水方案與成效

節水方案 改善作為 改善成效
1. 水資源回收系統啟用 竹北台元大樓2021年取得內政部綠建築標章證書(銀級),啟用水資源回收系統 2024年回收水資源1,066度,將雨水與RO水進行回收,並用於園藝澆灌作業,提高整體用水效率
2. 科技大樓冷卻水塔水質改善 使用物理處理法及長纖過濾器取代化學處理法,減少環保衝擊,降低化學處理法所需之排水,冷卻水塔水質改善工程於2022年9月完工啟用 2024年因改善方案的實施,冷卻水塔排水量減少6,303度,排水節約率為65.6%
3. 省水馬桶安裝 隨著省水效率不斷提升,持續將自有廠房逐步汰換為金級省水馬桶(共60座),改善工程於2023年完工啟用 2024年以每次使用可節省1.2公升用水量計算,共節省378.5度用水量
4. 研發大樓魚池排放水回收噴灌 2024年將研發大樓景觀魚池排水,回收使用於西側綠帶澆灌,減少噴灌用水 2024年以每天兩次噴灌計算,共節省1,095度用水量
節水方案總計 共8,842度
 

近4年水資源統計

單位:度(仟公升)

 

2021 2022 2023 2024
取水量(自來水) 98,113 93,489 95,122 114,587

回收水量

(雨水、RO排水)

- 484 696 1,066
總取水量 98,113 93,973 95,818 115,653

總排水量

78,490 74,791 76,098 91,670

總耗水量

19,623 19,182 19,720 23,983

人均用水量註1

46.32 40.92 39.36 32.28
人均節水率註2 -15.57% 11.66% 3.81% 17.99%
節水量 1,909.5 4,624 7,302 8,842
節水率3 1.91% 4.69% 7.08% 7.10%
  • 註1:人均用水量=(當月取水量÷當月在職人數)平均值X12個月
  • 註2:人均節水率=(前年度人均用水量-當年度人均用水量)÷前年度人均用水量
  • 註3:節水率=節水量÷(節水量+總取水量)
  • 註4:本公司自2021年起開始建置回收水系統,回收水量的數據自2022年開始統計
  • 註5:總排水量為新竹科學園區汙水處理廠計量法
  • 註6:2023年前資料範疇為新竹辦公室,2024年起取水量納入台北、台南辦公室、以及海外據點。台北、台南辦公室依水錶或管委會總錶分攤面積比例計算,海外     據點無自有水錶,故依每人上班日每天民生用水0.03度估列(參考科管局用水平衡圖建議量)

近4年度用水密集度統計

年度

水資源總消耗量
(仟公升)

合併總營收
 (
新臺幣百萬元)

水資源密集度
 (
/新臺幣百萬元)

2021 98,113

135,366

0.7248

2022 93,973

109,957

0.8546

2023 95,818

110,429

0.8677

2024 114,587

102,788

1.1148

 

  • 註:2023年前水資源消耗量為新竹廠區,2024年起涵蓋範圍為全球

 

綠色採購環保行動

聯詠科技致力於綠色環保,持續於各辦公室實施節能減碳相關專案,除了各項民生及事務用紙採購具有FSCPEFC等友善森林認證的產品,事務機耗材回收再利用、提供員工個人不鏽鋼環保餐具以及一次性餐盒優先選用紙製品等已經實施的綠色辦公措施仍持續推動外,也致力於新行動方案的展開,落實聯詠科技對於環境保護的承諾,2024年執行成果如下:

conservation03.png (297 KB)

「綠色100」辦公生活行動方案

背景說明

  • 深化永續發展,藉由行政服務工作職掌展開,持續投入ESG活動,推動綠色辦公、綠色生活。
  • 透過年度重點工作項目、專案、日常管理以及各項行政作業的執行過程,將綠色辦公、生活的意識植入,落實在工作推展。

 

實際行動與成果

  • 目標:2024年執行100項綠色辦公生活提案。
  • 實績:執行150項。
conservation04.png (436 KB)

玉山國家公園步道養護

專案投入

 

2007年起每年皆分別投入新臺幣50萬元進行步道維護,18年來共累計900萬元,長期不間斷地致力於臺灣高山森林生態維護與永續保育工作

 

行動方案

 

  • 聯詠科技自2007年起,每年捐贈玉山步道養護經費新臺幣50萬元,以維護步道設施、環境清潔及促進登山安全,並參與宣導生態保育、環境教育等公益活動,認養範圍與贊助項目包含:

  (一玉山園區登山步道及山屋等設施。

  (二贊助辦理推展國家公園相關業務等事項。

 

  • 歷年累計守護來自世界各地45,712山友人次的登山安全
  • 歷年累計共有678位聯詠科技同仁,含眷751位,完成攀登玉山的挑戰,並強化生態環境保育觀念。
conservation05.jpg (514 KB)

新竹市空氣品質淨化區「海天一線觀景區」認養

專案投入

 

2022年起新增認養,連續3年由聯詠科技志工定期前往海天一線維護環境清潔工作,2024年投入志工4梯次

 

行動方案

 

  • 聯詠科技連續3年認養新竹市空氣品質淨化區「海天一線觀景區」,此區塊共有69株植栽,碳匯量為4.237公噸CO2e,每年可自然潔淨6.007公噸CO2e。在原有1公頃區域外,更自主擴大2處維護認養範圍,透過公司及企業志工的共同投入,再次展現聯詠科技落實推動環境永續,維護自然生態不遺餘力
  • 2024年度投入志工24人時,歷年累計投入63人時
(CH4) 02.png (559 KB)

海洋淨灘活動

專案投入

 

聯詠基金會2024年度辦理1梯次海洋淨灘活動

 

行動方案

 

  • 在聯詠科技志工一對一帶領下,攜手台中與彰化視障生、新竹縣市夜光天使及育幼院弱勢學子,於基隆及台中大安海灘一共撿拾超過54公斤海洋垃圾,透過環境生態教育與實際行動,落實並建立學子們對環境保育的正確觀念與態度,進而擴大社會影響力。
conservation06.jpg (133 KB)
Environment Spotlight
環境精選

山林守護受益者回饋

2022年辦理以下項目以提升玉山園區登山安全及服務品質: 1. 緊急救難工作所需之防水工作鞋:考量執行救難工作時常伴隨惡劣天候(如強降雨或積雪結冰之路面等),提供排雲山莊及排雲管理站現場執行山域事故救援人員緊急救難裝備用,以確保人員工作安全性及效率。 2. 玉山北峰線步道防迷桿增購設置:玉山主北叉路口至玉山北峰步道,因受玉山杜鵑及圓柏灌叢植被影響,致登山遊客常發生迷途情事。基於登山安全考量,經110年度勘查易迷途位置設立防迷桿,加強標示提醒後,因部分區域仍有遊客發生迷途狀況,故111年度特再辦理增購防迷桿設置補強。

許菁如技正/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入園服務小組

守護生物多樣性

聯詠科技為履行環境保護責任並關注國際脈動,以減緩環境衝擊為首要目標,將生物多樣性風險因子納入鑑別並擬定因應行動方案,用實際行動及企業力量來維持自然生態系統,邁向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聯詠科技在2024年正式將生物多樣性納入公司永續策略,透過落實企業永續責任來減緩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危機與衝擊。

推動智慧綠建築

本公司在2021年取得台元大樓「綠建築銀級標章」證書後,為因應長期永續發展,自2023年起在台南科學園區規劃並建置台南研發中心。新廠設計融入以人為本及低碳節能概念,既貼近員工需求,又符合國際淨零排放趨勢,旨在打造綠色健康智慧的永續研發中心,貫徹綠色營運政策。我們將環境責任納入建築設計,致力於達成LEED、WELL、智慧建築、綠建築及能效標章等多項認證。透過立面遮陽和空氣導流,大幅降低能耗,預計實現25%節能效率,並設置360kW太陽能板,每年節電約200萬度,減少988公噸碳排放。節水設計每年可節省1200公噸水資源,台南研發中心預計於2027年第三季完成建置。 另因應市場及客戶對高階製程產品的需求,自2024年起在苗栗銅鑼科學園區規劃建置研發運算中心,擴充運算空間。新的資料運算中心將以取得臺灣綠建築標章和美國LEED認證為目標,採用高效率設備,滿足高階製程需求,提升IC設計研發的運算與儲存能力,支持BCP(營運持續計畫)異地備援,強化全球競爭力,落實ESG永續發展。

汰廢換金

除日常生活一般廢棄物之減量與回收外,我們加強晶片廢棄物的管理,將委外生產IC不良品進行資源回收再利用,交付驅動晶片廢棄物予專業處理廠商進行金回收,2024年金回收量達77公斤(相當於回收170萬支手機)。本公司將回收金再投入金凸塊供應鏈進行生產,藉此達成循環經濟目的並促進城市礦產的發展,減少原生物料使用及廢棄物的產生,降低對環境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