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減碳行動,推動再生能源

聯詠依據 ISO 14064-1 進行溫室氣體盤查,完成第三方查證,除範疇一及範疇二自身溫室氣體排放外,更積極自主進行其他間接排放源範疇三(類別3-6)盤點,將碳管理排放熱點涵蓋至價值鏈夥伴(客戶與供應商),並結合日常營運開展節能減碳方案,持續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我們制定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目標,具體行動包括以2022年排放量為基準,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20%(範疇一及範疇二),並訂定再生(潔淨)能源使用率占全年用電量目標於2030年達50%、2050年達100%,並達成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而在全球響應的綠色經濟中,我們持續精進,自2022年開始進行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的建置與導入,並且已順利於2023年7月通過英商勞盛驗證取得證書,有效期間為2023年7月1日至2026年6月30日 ,透過有效的能源使用效率提升來貫徹綠色營運政策之落實。

 

溫室氣體管理

聯詠科技自2010年起每年進行溫室氣體盤查並編製報告書,依循ISO 14064-1溫室氣體管理系統,持續進行溫室氣體排放之盤查及管理工作,並依據盤查結果積極推動各項溫室氣體排放減量措施,透過持續改善之計劃與活動,降低聯詠科技因溫室氣體排放對地球暖化所造成之環境及氣候衝擊,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為持續管理減碳績效,同時加強溫室氣體盤查的數據品質與報告可信度,聯詠科技在臺灣的所有廠區皆通過第三方公正機構英商勞盛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的外部查證作業,以強化本公司溫室氣體盤查資料之可靠度。在2023年更將溫室氣體盤查與量化管理的範圍逐步拓展至海外子公司,透過掌握與監控各據點的溫室氣體排放情況來持續評估並制定節能減碳目標,於2025年完成所有海外子公司溫室氣體盤查與查證作業,以下盤查數據之揭露係依據第三方查證基準計算統計之資料。

2024年溫室氣體排放範疇統計

溫室氣體範疇

各類別排放量報告

排放量

(公噸CO2e)

排放比率(%)

範疇一

類別1:直接溫室氣體排放

263.1158

0.02%

範疇二

類別2:輸入能源的間接溫室氣體排放

17,186.9165

1.03%

範疇三

類別3:運輸產生的間接溫室氣體排放議題探討

4,054.1915

0.24%

類別4:組織使用的產品之間接溫室氣體排放

9,42,120.9334

56.57%

類別5:使用組織的產品所產生之間接溫室氣體排放

701,899.8405

42.14%

類別6:其他來源的間接溫室氣體排放 N/A N/A

總排放量

1,665,524.998

100.00%

  • 註:資料涵蓋範圍包含聯詠科技臺灣所有廠區

 

2024年溫室氣體排放種類統計

(CH4) 2024 Statistics_GHG type_cn1.png (154 KB)

  • 註:資料涵蓋範圍包含聯詠科技臺灣所有廠區

 

 

2024年範疇一(類別1)排放統計

項目

排放類別

排放源

溫室氣體種類

排放量

(公噸CO2e)

CO2 CH4 N2O HFCs
1 固定燃燒源

液化石油氣

v v v  

43.0423

2 固定燃燒源

柴油

v v v  

1.7432

3 移動燃燒源

汽油

v v v  

15.4361

4 逸散排放源

化糞池

  v    

26.7673

5 逸散排放源

滅火器

v      

0.1769

6 逸散排放源

冷媒

      v

175.9500

總合

263.1158

  • :資料涵蓋範圍包含聯詠科技臺灣所有廠區

 

2024年範疇二(類別2)排放統計

項目

排放類別

排放源

溫室氣體種類

排放量

(公噸 CO2e) 

CO2 CH4

N2O

1

能源間接排放

外購電力 v  

 

17,186.9165

  •  註:資料涵蓋範圍包含聯詠科技臺灣所有廠區

 

2024年範疇三(類別3-6)排放統計

 排放類別

 溫室氣體排放量

(公噸CO2e)

類別3 

上游原物料運輸及分配

913.3639

員工差旅

863.1764

員工通勤

1,533.3307

下游產品運輸及分配

744.3205

類別4

購買產品及服務

938,584.0278

燃料與能源相關活動(未含範疇一與二)之溫室氣體排放

3,400.8013

廢棄物處置與運輸

136.1043

類別5

售出商品使用

701,899.8405

類別6

其他來源

-

總排放量

1,648,074.9654

 

  • 註1:資料涵蓋範圍包含聯詠科技臺灣所有廠區
  • 註2:售出商品使用是利用2023年之電力排碳係數為0.494公斤CO2e/度估算,1公噸CO2e約當7,287百萬焦耳

 

 

近4年溫室氣體(範疇一+範疇二)排放量統計

單位:公噸CO2e

溫室氣體種類

2021  2022 2023 2024

範疇一

(直接排放)

276.4467

462.8166

685.7742

263.1158

範疇二

(間接排放)

17,024.3129

18,107.3538

17,705.2927

17,186.9165

總排放量

17,300.760

18,570.170

18,391.067

17,450.032

臺灣總部營收(新臺幣百萬元)

135,339

109,925

110,370

102,717

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
(公噸CO2e/新臺幣百萬元)

0.12783

0.16894

0.16663

0.16988

  • 註:資料涵蓋範圍包含聯詠科技臺灣所有廠區

 

溫室氣體排放量與排放密集度圖表

energy01.png (28 KB)

  • 註1:資料涵蓋範圍包含聯詠科技臺灣所有廠區
  • 註2: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公噸CO2e/臺灣總部營收(新臺幣百萬元)

 



聯詠科技子公司溫室氣體盤查結果

聯詠科技逐步擴大溫室氣體量化管理的範圍,自2023年開始拓展蘇州及西安海外營運據點的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2024年將盤查範圍進一步擴展至所有海外子公司的碳盤查系統建置,使碳管理的精神延伸至所有海外營運據點,在2025年順利通過第三方公正機構的外部查證,取得查證聲明書,以具體盤查行動來展現對環境責任的重視,達到碳排放之永續管理目標。

 

2024年溫室氣體盤查查證聲明書-台灣、美國、日本

2024年溫室氣體盤查查證聲明書-蘇州

2024年溫室氣體盤查查證聲明書-西安

2024年溫室氣體盤查查證聲明書-北京

2024年溫室氣體盤查查證聲明書-上海

2024年溫室氣體盤查查證聲明書-深圳

2024年溫室氣體盤查查證聲明書-香港

聯詠科技子公司溫室氣體排放量統計

單位:公噸CO2e

溫室氣體種類

子公司名稱

2024

範疇一(直接排放)

聯詠電子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15.6624

聯詠電子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51.6488

聯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4.7394

詠傳電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20.5377
聯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20.5300
NTK International Limited(迅捷) 0.6600
Novatek Japan Kabushiki-Kaisha 0.0000
Novatek USA Inc. 0.0001

合計

113.7784

範疇二(間接排放)

聯詠電子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40.0925

聯詠電子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189.0297

聯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2.5526

詠傳電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158.1221

聯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115.3100

NTK International Limited(迅捷)

7.7800

Novatek Japan Kabushiki-Kaisha

5.0950
Novatek USA Inc. 5.7213
合計 523.7032
範疇三(間接排放) 聯詠電子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97.9400
聯詠電子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112.8925
聯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60.7569
詠傳電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74.8508
聯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144.4000
NTK International Limited(迅捷) 94.8000
Novatek Japan Kabushiki-Kaisha 1.5915
Novatek USA Inc. 32.7366
合計 619.9683

總排放量

1,257.4499

能源管理

聯詠科技為專業IC設計公司,從事產品設計、研發及銷售。產品之生產製造則委由專業代工廠進行,故公司內之能源需求多為空調及照明等一般民生需求,主要使用能源以電力為最大宗,來源均向臺灣電力公司所購。2024全年度依據實際電力使用盤查認列用電量為40,882,257度,相當於147,793,335百萬焦耳(1度電力=3.6百萬焦耳),較前一年度增加5.39%,增加原因為2024年資料中心增加資訊設備,用電量增加所致。聯詠科技多年來致力導入多項節能措施與方案,包括資料中心高效能機房建置、空調系統效率節能提升方案與照明系統優化等,2024年節電量為1,073萬度(節電率20.79%),相較於2023年節電量成長141萬度(節電率成長1.41%),達成年度節電目標1%

 

聯詠科技自2022年開始進行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的建置與導入,強化能源管理使用及能源效率提升,並且已順利於2023年7月取得英商勞盛驗證證書,有效期間為2023年7月1日至2026年6月30日 。此外,2024 年已完成碳定價系統建置,為後續的節能措施與內部碳定價試行奠定基礎,通過內部碳量化數據分析系統來提升能源效率,預計於2025 年開始試行內部碳定價

2024年聯詠科技能源結構

能源類型

來源

用途

使用量

消耗量(百萬焦耳)

消耗量比率(%)

電力 臺灣電力公司 全廠用電設施

40,882,257度

147,176,125

99.58%

液化石油氣 萬濱瓦斯公司 廚房

13,492公斤

375,078

0.25%

汽油 臺灣中油公司 公務車、消防訓練

6,735公升

219,912

0.15%

柴油 臺灣中油公司 發電機

632公升

22,221

0.02%

總量

147,793,335

100.00%

 

  • 註1:電力換算單位為1度電力=3.6百萬焦耳
  • 註2:年度液化石油氣換算單位為1公斤液化石油氣=27.8百萬焦耳
  • 註3:汽油換算單位為1公升汽油=32.65百萬焦耳
  • 註4:依ISO 14064-1及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登錄作業指引,盤查邊界範圍內活動數據。
  • 註5:柴油換算單位為1公升柴油=35.16百萬焦耳
  • 註6:依據經濟部能源局的能源產品單位熱值表進行數據換算
  • 註7:資料涵蓋範圍包含聯詠科技臺灣所有廠區

 

近4年能源密集度統計

年份

能源總消耗量

(百萬焦耳)

總營收

(新臺幣百萬元)

能源密集度

(百萬焦耳/新臺幣百萬元)

2021 122,893,061 135,339 908.04
2022

128,688,753

109,925

1,170.70

2023

140,393,990

110,370

1,272.03

2024

147,793,335

102,717

1,438.84

 

  • 註1:能源密集度=能源總消耗量/總營收
  • 註2:資料涵蓋範圍包含聯詠科技臺灣所有廠區

 

能源總消耗量與能源密集度

energy02.png (39 KB)

 

近4年用電量及節電量

energy03.png (27 KB)

  • 註:節電率=年度節電量÷(年度節電量+年度用電量) X 100%。聯詠科技主要用電為產品研發運算開發使用,故於2018年導入新型IT節能機房,並設立當年為節能計算基準年,後續依2018年為基準年計算節能成效。

節能方案

聯詠科技持續推動節能措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2024年度執行節能方案與能源管理系統(EnMS)建置共投入約757萬元,2024年節電量為1,073萬度(節電率20.79%),相較於2023年節電量932萬度,成長141萬度(節電率成長1.41%),達成年度節電目標>1%。節電量相當於13.7座大安森林公園碳吸附量1,亦相當於2,901家戶之家庭年用電量2

energy04.png (38 KB)
方案 節能方案 每年節省用電量
(kWh)度
溫室氣體減量
(公斤CO2e)

百萬焦耳

1

高效能機房

6,005,146 2,966.54 21,618,524.16
2 空調系統 3,414,007 1,686.52 12,290,425.55
3 照明系統 1,043,273 515.38 3,755,784.17
4 其他系統 268,559 132.67 966,812.40
  合計 10,730,985 5,301.11 38,631,546.27

 

  • 註1:依環境部新聞指出,農業部估計每年每公頃森林約有15公噸碳吸存量,一座大安森林公園(25.8公頃),相當於每年可吸碳387公噸CO2e
  • 註2:依台灣電力公司統計,2024年家戶年平均用電量為3,699度

 

 

再生能源使用

為順應全球綠能趨勢,聯詠科技自2021年開始持續進行再生能源方案的投入與布局,盡力實現淨零排放(Net-Zero)的長程願景,在2024年再生能源購置投入超過3,345萬元,行動方案包含採購綠電585萬度與自行發電24萬度,全年累計共609萬度,再生能源比率達14.89%,超越2024年目標設定12%

energy05.png (51 KB)

 

 

  • 註:再生能源度數為太陽能自行發電量及外購綠電(太陽光電)總和

 

 

 

再生能源使用目標

以具體行動響應減碳,聯詠科技藉由逐年增加再生能源採購量及使用比率,以及自建太陽能板產生之電力,致力於2050年達到淨零目標,為全球淨零排放目標貢獻心力。

 

energy06.png (26 KB)
Environment Spotlight
環境精選

再生能源

為順應全球綠能趨勢,聯詠科技自2021年開始持續進行再生能源方案的投入與布局,盡力實現淨零排放(Net-Zero)的長程願景,在2024年再生能源購置投入超過3,345萬元,行動方案包含採購綠電585萬度與自行發電24萬度,全年累計共609萬度,再生能源比率達14.89%,超越2024年目標設定12%。 預計在2025年使用再生能源占該年度用電比率達20%、2030年使用再生能源占該年度用電達50%(RE50)。2050年使用再生能源占該年度用電達100%(RE100)。聯詠以具體行動響應減碳,聯詠科技藉由逐年增加再生能源採購量及使用比率,以及自建太陽能板產生之電力,致力於2050年達到淨零目標,為全球淨零碳排目標貢獻心力。

溫室氣體盤查

聯詠科技依據ISO 14064-1:2018展開溫室氣體盤查,除了範疇一及範疇二的自身排放外,更主動尋找氣候變遷之關鍵因素,自2022年起已拓展至範疇三(類別3-6)。自2024年起更進一步將盤查範圍擴展至所有海外子公司,確保碳管理精神貫徹至全球營運據點,並順利於2025年通過第三方公正機構之外部查證,並取得查證聲明書。聯詠科技以具體盤查行動來展現對環境責任的重視,達到碳排放之永續管理目標。